近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方案》明確提出,聚焦10大應用重點領域,分別是經濟發展領域中的制造業、農業、建筑、能源、商貿物流,社會民生領域中的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區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
《方案》的發布,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按下了“加速鍵”,推動機器人更快進入千家萬戶,容入千行百業。《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2021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300億元,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比2015年增長了10倍,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在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需求牽引之下,工業是機器人應用最廣泛的領域之一,汽車、電子、金屬制品、塑料及化工產品等行業的機器人應用程度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以下,小編精選了比較熱門的行業,來看看在這些行業中,機器人是如何影響其發展的。
-
在汽車制造業中,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讓汽車制造業實現了高自動化和高效率的生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汽車制造業高速發展。目前在汽車制造領域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范圍極廣,常規四大車間(沖壓車間、焊裝車間、噴涂車間、總裝車間)機器人在制造生產線應用率達90%以上。機器人在汽車生產應用中不同生產環節中占比不同:弧焊占16%,點焊占15%,組裝占22%,噴漆、沖壓、鑄造各占3%。由此可見,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在汽車生產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目前,國內60%的工業機器人用于汽車生產,全世界用于汽車工業的工業機器人已經達到總用量的37%,用于汽車零部件的工業機器人約占24%。 隨著汽車需求的不斷增長,汽車行業必將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 工業機器人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汽車生產的品質和效率、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和相關人員,使汽車生產流水線更加穩定。
-
在3C電子行業中, 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被逐漸應用在3C行業,機器人技術為3C制造企業帶來了效率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在3C制造領域主要應用于、元器件貼片、組裝機器、元器件生產等領域,用的多的是SCARA型四軸機器人,其次是串聯關節型垂直六軸機器人,一般的機器人裝機都是使用的這兩種工業機器人。近年來,3C行業需求端保持著較高的景氣度,產品具有短周期和更新換代快的特點,巨大的3C市場為工業機器人發展提供動力,加上中國3C市場自動化升級空間巨大,競爭激烈,利潤率普遍較低,成本端將驅動機器人使用率提升。 國內3C行業目前機器人密度僅為11臺/萬員工,而日韓等國家的機器人密度超過1200臺/萬員工。 預計將會有大量的機器換人需求持續釋放,成為拉動國內機器人出貨量的主要推動因素之一。
-
在醫療健康行業中, 在人工智能領域,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所獲投資數額中,從事醫學影像與診斷、醫學研究、醫療風險分析和藥物挖掘四個方面的公司吸納投資總額超過80%以上。除此之外,醫療機器人成為另一熱門領域。在康復領域中,醫院服務機器人也得到應用,包括導診、輔助護士操作等。典型的應用包括疫情期間消殺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在醫院的應用將越來越多。手術領域,眼科手術機器人能夠很好地把醫生手部的顫抖濾除,輔助醫生完成較為精細的眼科手術。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也是研究較多的,國際上醫療器械行業領域的幾大領軍企業都開展該方面的研究,臨床具有較大需求。
-
在鋰電行業中, 為了適應鋰電行業的高速發展,鋰電設備及電池生產企業在智能制造方面大力部署。從工業機器人到移動機器人(AGV/AMR)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各大鋰電池廠商生產作業現場,并且認可度持續提升。一方面,鋰電行業的擴產潮為機器人應用帶來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機器人可以更好的滿足鋰電柔性制造的需求,隨著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逐漸成熟與應用,5G+機器人、5G+AMR的應用開始成熟落地,加上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加持,有望為鋰電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提供助力。